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流通经济》2024年第1期目录



本刊特稿

基于ESG评价的我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责任与绩效............唐任伍,马宁(3)

热点与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文丰安(12) 


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逻辑、模式与路径..........张蓓,马如秋,朱吉婵(22)

流通现代化

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熊春林,旷乐,刘芬(3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的理论探索与展望.......................宋华(44) 


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理论框架及实现路径...............张建军,赵启兰(55)

电子商务

城市电商化建设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华迎,梁致浩(68)

经贸论坛

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曾庆均,易露,唐菁(80) 


互联网发展与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苏梽芳,陈雨莲,郭倩倩(95)

企业管理

智能化转型、组织韧性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张树山,董旭达(104) 


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梁林,李妍(115)


01

基于ESG评价的我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责任与绩效 

唐 任 伍,马 宁

北京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摘 要:ESG作为融环境、社会和治理于一体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从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评价演变发展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核心议题,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应用。ESG概念正式推出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从标准到应用的演化链和体系环,促进企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一个涵盖生态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完整ESG评价体系。ESG视角下我国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念,就是坚守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共赢价值导向,追求整体利益,在高质量发展中嵌入内生的责任担当、法律的责任担当、伦理的责任担当和慈善的责任担当,并将国家和社会利益置于企业经济目标之上。ESG评价体系不仅能衡量和评价流通企业非财务方面的绩效,还是创新、市场差异化和长期增长的引擎。ESG评价体系通过促进流通企业核心业务高质量增长,促使流通成本大幅节约,督促流通企业依法守法经营,降低内部组织冲突风险和保障员工待遇公平,不断提升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未来,流通企业要关注公认的ESG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尚待统一、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主动将ESG纳入自身长期战略规划,寻找ESG与自身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点,既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又深入挖掘ESG的商业价值,将ESG作为业务发展的内驱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长远发展。 

关键词:ESG;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担当

0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现实问题、价值阐释与对策建议 

文 丰 安 

重庆社会科学院


摘 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乡村建设进入数字驱动的新节点。然而,当前我国城乡、区域、群体之间数字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数字鸿沟难以弥合,数字乡村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迫切需要学术界对此加强讨论,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厘清数字乡村的概念内涵,从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等层面揭示数字乡村的发展维度,充分认识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系统性规划缺乏、人才支撑不足、城乡基建差异大、数字融产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促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为此,亟须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出发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协同治理;注重赋能主体,引留数字人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数字环境;数字赋能产业,塑造乡村新态。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03

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

逻辑、模式与路径 

张 蓓,马 如 秋,朱 吉 婵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


摘 要:农产品营销创新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扩容提质、发挥联农带农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厘清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逻辑,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相应地演绎为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依托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五要素的有机融合、均衡协同和情境共享实现了系统整体最优。以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主体联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社群交互及数字场景共享为依托可以实现农产品全品类营销、全渠道营销、智能化营销、全媒体营销及沉浸式营销五种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因此,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延伸、数字主体协同、数字技术驱动、数字社群互融和数字场景构建,明确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路径,助力农产品营销拓展产品组合、培育多元主体、构筑信息生态、推进社会商务和深挖文化底蕴。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产品营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逻辑;实现模式

04

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34个县域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熊 春 林,旷 乐,刘 芬

湖南农业大学


摘 要:基于TOE框架,依据我国34个县域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对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三类推动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适配性方案。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是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个或某些方面不具优势的县域,可以通过组态路径实现快速发展;促使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组态路径,且不同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路径存在差异,不同条件的变量组合可以实现殊途同归,这些组态可分为组织驱动型、环境驱动型和组织环境驱动型三种;行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普遍需求的两个核心条件,表明农产品网络零售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对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县域,在维持一定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财政支农力度下,行业发展水平可以和特色品牌塑造相互替代。县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条件的联动作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政策制度保障、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和提升特色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组合路径,促进农产品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和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零售;必要条件检验;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TOE框架

05

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的理论探索与展望 

宋 华 

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供应链正经历着从传统运营模式向数智化运营模式的转变。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为基础,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集成化、自动化的综合集成技术和管理系统。通过人机协作和融合,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成为具有自我意识、自我决定、自我优化等特征的自主供应链,其产业发展目标具有韧性与可持续性。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更依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完成自动化决策过程,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供应链各环节,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运营绩效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建设。从供给视角看,人工智能的组织方式、流程整合和要素协同是决定人工智能作用的基础。从需求视角看,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情感和功能期待是决定人工智能实际效率的核心。供需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的效能。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的治理机制是混合治理机制,融合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算法治理,并随着不同的情景而呈现出融合程度的差异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智供应链;供需视角;混合治理机制;理论探索与展望

06

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理论框架及实现路径 

张 建 军,赵 启 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摘 要:中蒙农畜产品跨境贸易是中蒙跨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以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为载体,通过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的充分协作,提高中蒙农畜产品跨境贸易的效率和质量。结合供应链协作理论以及中蒙农畜产品跨境贸易的特点,围绕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目标、基础条件、协作机制以及协作模式,构建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三角形理论分析框架。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基础条件是两国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的前提,协作机制解决两国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的内在作用机理,协作模式解决两国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如何协作,三者共同服务于协作目标,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促共融的完整理论框架。目前,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存在着跨境贸易供需不足、渠道单一、政策障碍、市场主体运营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障碍以及流通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协作要适度扩大农畜产品贸易的种类和规模,重视边民互市贸易,扩大边民互市贸易规模,加大草原保护及养殖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优质畜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农畜产品跨境电商合作、积极满足中蒙俄畜产品跨境贸易,优化贸易政策,制定统一的农畜产品标准和认证机制,重视品牌化战略、实现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的价值提升,完善中蒙农牧业跨境物流通道和物流网络以及培育大型物流服务企业,构建中蒙农牧业跨境供应链信息平台等。 

关键词:中蒙贸易;农牧业供应链;跨境供应链;供应链协作;实现路径

07

城市电商化建设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华 迎,梁 致 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已有研究显示了政策制度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但尚未涉及与数字经济核心业态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聚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2007— 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基建赋能和数字人才赋能两条路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显著政策驱动效应,且对东部地区城市、技术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企业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电商化建设工作,充分释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加强区域数字环境建设,升级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数字化专门人才;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分类精准施策,如鼓励东部城市发挥资源禀赋加大建设投入,给予技术密集型行业政策资源倾斜,通过政策激励中小企业充分借助外部数字条件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弯道超车”。 

关键词: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资源编排

08

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曾 庆 均,易 露,唐 菁 

重庆工商大学


摘 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消费增长点,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把握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多层级优化城市消费资源空间配置,重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圈扩容、结构优化的消费空间发展格局。 

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动态演进特征

09

互联网发展与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 

苏 梽 芳,陈 雨 莲,郭 倩 倩

华侨大学,泉州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效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内在逻辑,对实现我国稳增长、防通胀的政策目标至关重要。在阐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将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标引入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验证,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会抑制通货膨胀,且该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后依旧稳健。进一步采用SVAR模型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特征,发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长短期影响存在异质性,互联网发展短期内抑制通货膨胀,但长期会推动通货膨胀,且互联网发展已成为解释我国通货膨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调节优化供需平衡,加强通货膨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细化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其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通货膨胀;互联网发展;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SVAR模型

10

智能化转型、组织韧性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 树 山,董 旭 达 

东北师范大学


摘 要: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2012—2022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出发,探讨其对企业组织韧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对三者进行量化测算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异质性等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并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实证检验,该结论稳健。同时,智能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存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企业生命周期、资本密集度、股权性质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持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建议,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可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识别并规避各种风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条稳健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风险。并从微观层面建议不同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应依据不同特点合理审慎做出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赋能价值链共生共赢,支撑企业实现韧性增长。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韧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组织韧性;全要素生产率;高质量发展

11

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

 梁 林,李 妍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组织韧性作为制造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产生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潜在的消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利用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具有双刃剑效应,二者间关系呈典型的倒U型特征。通过替换核心变量、改变样本区间、变换聚类层级、更换固定效应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后,仍得到一致结果;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中,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均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具有企业产权异质性、企业规模异质性和地理位置异质性,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双刃剑效应更显著。因此,为提升产品成本优势,制造企业应认识到组织韧性是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规避潜在的负面效应;正确看待环境不确定性,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关键词:组织韧性;产品成本优势;双刃剑效应;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

   微信公众号|  

   中国流通经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流通经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